健康的身體,才是美好生活的基石。
不論男女,45歲后,將步入健康“養壽期”。
46-55歲,這十年間,被稱為“生命的高危期”。
此時,也是人體的養壽期,養護好身體,易迎來長壽。
不過,此階段也是“人生沼澤”,很多人沒有順利度過此階段。
這其中與不良生活習慣,密切相關,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長壽的基石。

不論男女,45歲后,進入“養壽期”,這6個習慣,再難也要堅持
一個人的生活方式,是慢病的源頭。
良好的生活方式,是身體健康長壽的基石。
所以,生活中,一定要堅持養成良好的日常習慣。
下面這幾個習慣,再難也要堅持,堅持越多越健康。

1、晨起喝水,慢排便
一日之計在于晨,清晨的習慣,尤為重要。
首先,晨起后,不論是否口渴,都要喝一杯溫開水。
人體經過一夜的休息,血液粘度會增加,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而45歲后,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也會加速老化變硬,血管疾病高發。
因此,一定要格外注意血管血液健康,晨起喝水,稀釋血液,促進新陳代謝。

清晨,喝水后,還要注意及時排便。
一方面,晨起不要憋尿,及時排尿,可減少肝腎負擔。
另一方面,清晨是人體排便的一個好時節,有助于排出身體垃圾。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排便時,不可太用力,如果使勁用力,會導致血壓驟升的,容易出現意外,引起心梗、中風,甚至猝死。
45歲后,一定要注意潤腸通便,多食蔬果、雜糧,勤喝水,減少便秘的情況。

2、白天飲茶,補水分
飲茶,是延年益壽的好習慣。
與不喝茶的人群相比,愛喝茶的人,死亡風險更低。
45歲后,養成飲茶的習慣,白天,在兩餐之間泡上一杯。
不同的茶水,有不同的養生之效,每天一杯,簡單方便又養生。
不論是傳統茶,還是花草茶,都是不錯的選擇。

3、飯后靜坐,常閉目
飯后半小時,也是養生的一個黃金時間。
吃過飯后,最好是靜坐一會,閉目養神,有益肝臟健康。
飯后行走、運動,會導致血液流向手足,進而流入肝臟的減少。
如此一來,供血量不足,會影響肝臟的功能,甚至損害肝臟機能。
閉目養神,能養陰去燥,飯后閉目20分鐘,可護肝消食。
因此,養成飯后靜坐閉目的習慣,對于肝臟健康來說,大有益處。

4、戒煙忌酒,少負擔
吸煙、喝酒,是損害健康的兩大惡習。
長期吸煙喝酒,對人體的危害,日積月累,十分嚴重。
45歲后,人的身體承受了煙酒多年的“荼毒”,已“不堪重負”。
此時,一定要堅持戒煙忌酒,越早越好,并且,任何時候都不晚。

吸煙不僅傷肺,還會損害肝臟、心臟、血管等。
長期喝酒,會損害肝臟,還會誘發痛風、高血壓等發生。
45歲后,正是心腦血管、肝臟、痛風、肺部疾病等高發的時間段。
所以,為了健康,戒煙忌酒,勢在必行,并且,越早越好,一定要堅持。

5、控好心情,少怒氣
45歲,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壓力大。
此時,人的情緒容易受到影響,導致起伏過大。
尤其是生氣發怒,更是時常有之,卻十分不利于健康。
百病氣中來,氣大傷肝,長期生氣發怒,會增加患病風險。
怒大傷身,人到中年,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不能再像年輕時候一樣。
即便是生氣,也不要超過3分鐘,學會自我調節,外出走走,找人傾訴等。

6、睡前泡腳,促睡眠
能眠者,能食,能長生。
良好的睡眠,是長壽的一大基石。
人體的五臟六腑,皆要在睡眠中,自我修復與修復。
45歲后,更要重視睡眠,保證良好充足的睡眠時間,及高品質睡眠。
睡前用熱水泡泡腳,有助于緩解疲勞,促進睡眠,對身體健康,大有益處。

雙腳,為人體四根之本,人老腳先衰。
多用熱水泡泡腳,可疏通經絡,驅寒暖身,有益健康。
睡前泡腳,還可促進新陳代謝,增強抵抗力,對健康長壽有益。
睡前將雙腳浸泡熱水中,不僅紓解腳的疲累,也讓你全身放松,舒服愜意。
要注意,泡腳一定要泡透,泡腳水要沒過腳踝,一般泡到身體微微出汗即可。

泡腳時,還可以配合揉搓腰部,有益腎臟健康。
泡腳后,可按摩揉搓腳底,經常按揉,可補后天之精氣,使人精力充沛。
腳底有很多穴位,經常按揉,體內血液循環加速,腳部的溫度也會隨著按摩變得暖和,冬季手腳冰冷之人,可多做腳底按摩。
此外,腳底按摩,還可促進人體的腎上腺素增多,進而加快人的新陳代謝,女士的氣血也會變得紅潤。

最后,小動作,大健康,閑來無事,做一做
1、搓搓手
雙手心有勞宮穴,搓一搓,可通過經絡刺激心臟。
如此一來,可以讓臟器興奮起來,幫助人體迅速恢復體能。
搓手時,雙手合而為掌,兩掌心對搓,直到兩手發紅、發熱為止。

2、拉伸兩肋
經常拉伸兩肋,疏肝氣,通經活絡,有益肝臟健康。
站立,雙手合十,舉過頭頂,手臂伸直,緊貼著雙耳。
然后,腰往左側彎到極限,感覺整個脊椎向左側拉伸,保持15秒,放松,再換到右側,同樣保持15秒鐘。

3、動腳踝
經常活動腳踝,可增強下肢的血液循環,減少血栓的形成。

跖屈,勾起腳尖,使腳尖朝向自己,至最大位置時保持5~10秒,慢慢放下。

背伸,繃起腳尖,盡力使腳尖朝下,至最大位置時保持5~10秒,慢慢放下。

環繞,以踝關節為中心,腳趾360度環繞,盡量保持動作幅度最大。
4、搓搓耳
腎開竅于耳,人體的耳朵,也被稱為“腎開關”。
經常搓搓耳朵,可通經活絡,補腎養肝,有助于強健腎氣。
伸出雙手,用食指、中指、拇指揉外耳廓,從上往下2分鐘以耳部微熱為宜。

5、深呼吸
深呼吸,可吐故納新,促進肺部排濁,增強心肺能力。
先調勻呼吸,緩緩吸入清氣,當吸至最大限度時,再慢慢呼出,一呼一吸。

6、干搓臉
搓臉可加快面部血液循環,可舒展面部神經和表情肌。
將雙手迅速搓熱,手掌心聚滿了熱量之后,將手指尖放到下顎處。
小指貼著鼻翼,微閉雙眼,從下至上,沿著鼻翼兩旁到頭頂,直到把臉搓紅搓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