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如果有人要問云南投資最熱的是什么,“火得一塌糊涂”的辣木應該是首選。甚至在生意場,如果你不知道辣木,就會被人們用“老土”來形容。
一時間,糖廠、藥廠、供銷社甚至個人,拿著幾百萬甚至幾千萬的資金,一路南下,包下一座山頭就開張投資起辣木了。
“一個推銷員最近三番五次地打電話來,說搞‘健康產業’,推銷種植辣木,煩得要命。”采訪那天,一位企業家滿臉無奈地說。而“營養”“健康”等專業術語頻繁地撩撥不甘寂寞的投資者,轉向的人越來越多。
辣木,作為蔬菜和食品有增進營養,食療保健的功能。也廣泛應用于醫藥、保健等方面,被譽為“生命之樹”,“植物中的鉆石”。
1997年,美國基督教世界救濟會開始與塞內加爾組織合作推動一項計劃,他們將辣木加入當地人民的飲食中,用以對抗營養失調及預防疾病,有顯著的成果。這種耐干旱且成長快速的樹木也因此被稱為“奇跡之樹”,而漸為人所熟知。
在豐衣足食的今天或許不存在營養不良的問題,但辣木枝葉美麗,花黃白色,有香味,通常作為觀賞樹木。種子可榨油,供工業和工藝用。嫩葉和嫩果可食用,花和樹皮可供藥用。
辣木火了,想種植的人越來越多。今年以來,來自廣東、廣西的收購商不遠千里到云南收購辣木籽和葉,導致價格飆漲。這股蠻勁不亞于當年對石斛、瑪卡的瘋狂。
看好這“植物中的鉆石”,為了賺快錢,大量投資者“削尖腦袋”地鉆了進來,而在這股投資熱潮中,風險往往被忽視,大家都“擠破頭先進去再說”。
人們對辣木產業的熱衷,無不令人擔憂。由于行業的門檻不高,有錢就行,一些地方在無專業人員的情況下,無視辣木投資的內在風險機制,土法上馬,盲目投資。有可能播下了真金白銀,收獲的是跳蚤。
而熱潮中的辣木產業,沒有強大的實體經濟和品牌支持,它只是鏡花水月。云南的農林產品在全國響當當的很多,但最終能發展成大產業的很少,諸如石斛、瑪卡等,曾經紅極一時,如今卻讓種植戶黯然神傷。
任何一個新興行業,在發展初期,都會出現無序競爭狀況,云南式的辣木噪熱中,泡沫已經暗流涌動。
行業投資應建立產能風險預警制度,面對一個前景大好的新型產業,相關職能部門一定要做好產業發展要規劃、種植規模要引導。如果反其道而行之,極易導致產業空心化和資金熱錢化,如何少走彎路,少交學費,值得業內外人士共同關注。